思维:员工凭什么转发公司微信到朋友圈?

当我还是个员工的时候,老板强制要求我们转发公司微信到朋友圈,说实话,当时我的心理是抗拒的。

那些文章读起来,就像一个固执严肃的老头在说教,想让我转发?No!给我朋友圈减分的事情,我不做。

于是,上有政策、下有对策,公司每条内容我都转发,但是默默的,我把好友分组了,而老板并不知道,今天想来,我也曾经是个“政治觉悟不高的”员工啊!

后来,我跳槽了,任职市场总监,分管新媒体,那会我的下属们每天加班加点写文章,做活动,然后我转发到公司内部微信群,发红包,呼吁大家转发,那叫一个苦口婆心!可是一年过去了,阅读量并不见涨,难道,我也“被套路”了?

再后来,我当老板了。我也天天写文章,但是我从不强制要求员工、合伙人转发我的文章到朋友圈,不过我会暗中观察,他们转化与不转化的背后,是怎样的心理动机。

先从个人角度,谈谈对这事的看法。

首先,回归到微信这个社交工具的本质上,朋友圈是每个人的私人表达空间,我认为这种空间,值得尊重。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。无论是伴侣,家人,还是员工,朋友。说大了,这是人性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,都有内心的地盘,我们更不希望别人窥探、霸占,这是起码的尊重和认知。

一个人的朋友圈状态,从侧面反映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,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,有主见、又成熟理性的人,我相信他的朋友圈是很少会看到“深度好文、不转不是人、转疯了”之类的东西。

分享是一种主动、自愿、积极的行为,内容打动到他们,他们觉得分享出来对别人有用,能让自己获得某种心理满足,他们会转发的。与其我们纠结员工要不要转发,不如把心思放在制造什么样的内容,员工愿意转发?

其次,看一个员工会不会主动转发。表面上,这可以判断一个员工对公司的认同度和忠诚度,好比是“政治觉悟。”如果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做的特别好,员工都把公司当家,把工作当事业,把自己当老板,那么他们会以转发为己任,以公司为自豪,想要员工主动转发,不如做好企业文化,更加开放、包容、有活力,而不是专制独裁,固守陈规。

因为员工不转发微信到朋友导致辞职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,作为这样的企业,我认为首先应该反思的还是自己的价值观。

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中,有一种压抑内心情感的文化,每个人都如同戴上面具一般,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个性被解放,压抑的人终于得以释放,他们开始真正做自己。

新媒体就是孕育个性的土壤,它呼唤的是自由表达、开放、包容、自我的新审美,更是新职场环境下企业文化流行的新方向。

再者,万物皆媒,每个人的朋友圈,都是一个媒体,媒体主皆有权决定自己发布的内容,员工的朋友圈,不是公司的广告圈,每一个有追求的媒体主都会像维护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朋友圈,而不让他们被广告沦陷,被低俗内容污染。

传播即心理,强制传播等于自嗨,我们玩转新媒体的秘诀就是熟谙大众传播心理动机,创造内容,引起自发传播,而不是强制传播,花钱传播,被动传播。这样从根本上,已经违背了新媒体传播的规律,虽然在做新媒体,却是老思路。

最后,从专业角度,我想说,公司产品服务的潜在用户群,并不等于员工朋友圈的朋友;产品的卖点并不等于朋友圈群体的需求。

这两者没有重合的情况下,大量刷屏,非但不能有效果,甚至会引起反感,将产品打磨方向误入歧途,说白了就一个问题,内容传播的用户群要精准!否则百搭。

如果公司还处于初创期,你需要寻找种子用户,为产品打磨确定方向,这个时候,如果把眼光放在员工朋友圈,人群定位狭窄,可能会将产品经理误入歧途。

如果处于发展期,你需要的是精准流量,需要的是转化的实际效果,光有曝光率,意义不大。

如果到了成熟期,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,大量的目标用户基础,这个时候员工转发与否,影响不大,你需要打造的是行业影响力和客户影响力。

即使你的产品是大众消费品,员工的朋友圈群体符合产品用户群,员工转发一两次基本能把该吸的粉吸完了,再多发也没有效果。

因为,内容的转发效果在同一个渠道是递减的,有效果并不等于高频的转发,任何渠道我们能够传递到的用户都是有限的,当超过某个值时,我们想要获得同样数量的用户就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。

评论

目前评论:0   

点击加载更多评